2022年4月30日晚,由民盟上海大学、民盟宝山和民盟宝钢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泮池盟话”系列讲坛顺利开启,本期论坛有幸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吕文浩博士作为第一期开讲嘉宾,和众多盟友相聚腾讯会议云端,讲述了民盟先贤潘光旦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宝山区政协副主席、民盟宝山区主委王勇、民盟上大主委焦正、和民盟宝钢主委拓西梅等70余位盟友参加,本次论坛由民盟上海大学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汪挺松主持。
会议开始,汪挺松博士介绍了泮池盟话系列论坛的宗旨,并介绍了吕文浩博士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吕文浩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社会学史等,代表性著作《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
在讲坛中,吕博士首先介绍了潘光旦先生的生平事迹。潘光旦先生1899年生于宝山县罗店镇(今属上海市),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被誉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1926年回国后至1952年,潘光旦先后在上海、长沙、昆明和北京等地多所大学任教授。曾先后兼任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系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等职,毕生致力于爱国民主事业,倡导民主自由思想,于194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历任民盟第一、二届中央常委,第三届中央委员。建国后,曾先后担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 政务院文化委员会名词统一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潘光旦调入中央民族学院,主要从事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潘光旦先生一生涉及广博,在性心理学、社会思想史、家庭制度、优生学、人才学、家谱学、民族历史、教育思想等众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
吕博士在讲坛中指出,研究中国现代教育,潘光旦是位绕不过去的人物,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他是最早发现专业化教育弊端,并提出通才教育思想的那代教育家之一。他在教育上的最具特色的贡献是提出了“位育”之道在潘光旦身上,充分体现了传统士人修齐治平的人生追求和现代知识分子专业研究精神的融合。儒家思想经现代学术的补充阐释而获得再生,“新人文思想”将为我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重要的启迪。
吕博士在讲坛中对潘光旦先生的“人”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刻阐明,认为人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以“自我”为对象。自由的教育不是“受”的,也不应当有人“施”。自由的教育是“自求”的,教师只应当有一个责任,就是在青年自求的过程中加以辅助,使自求于前,自得于后。大抵真能自求者必能自得,而不能自求者终于不得。吕博士指出潘光旦先生特别强调的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是“自由教育”的精义,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进入“自我”状态。所谓“自求”至“自得”,便是水到渠成了,“自我”便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成为“自由的人”。也就是前边谈到的“至善”境界里的健全的、完整的人。
吕博士在演讲结束后,也回答了盟友的提问,并就潘光旦先生和费孝通先生、胡适先生等趣闻轶事进行了介绍,让大家认识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心怀天下的民盟先贤潘光旦先生。潘光旦先生尽管身有残疾,但却积极乐观,他的笑对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也对我们当下抗击疫情有所启示。
“泮池盟话”系列讲坛由民盟上海大学、民盟宝山和民盟宝钢委员会共同举办,旨在加强民盟宣传主阵地建设,深入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的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弘扬民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风雨同舟的光荣传统,让社会各界更多了解民盟“关注民生、奔走国是”的历史担当,激励当代盟员汲取民盟先贤精神力量,继续不忘合作初心共担时代使命。
本次论坛是泮池盟话第一期,得到了众多盟友的大力支持,也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民盟上大委员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