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大学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发挥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迅速投入疫情防控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贡献力量。他们有的为民代言、为国建言,提出许多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他们有的用音乐之声、艺术之美,赞颂抗疫情过程中的人和事;他们有的坚守岗位、慷慨捐赠,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上海大学党外代表委员们的抗疫故事。
认真履职·坚守岗位
第十五届上海市人大代表、民盟市委常委、民盟上大委员会主委、期刊社秦钠老师坚持积极抗疫与推进工作两不误,一手与沪上代表们一起撰写抗疫提案,一手抓期刋工作。她带领全社人员,根据市政府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及校党政办的通知要求,迅速建立多级联动工作机制,防控、出版两手抓,并主动融入学校各项中心工作。疫情发生后,自2月17日起,期刊社建立“每周四个一”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社班子在线例会、周在线工作简报、行政管理人员写周记、周出版流程上报,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她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坚守学术传播阵地。抗疫期间,更加严格筑牢员工坚守意识形态的舆论主线,持续打造品牌期刊,提升学术传播力和影响力。期刊社集约化刊群全方位战“疫”的事迹被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报道。
第十五届上海市人大代表、农工党上大支部主委、组织人事部人才工作办公室张建华老师代表农工党支部第一时间向全体在职教师党员发出倡议缴纳一笔特殊的党费支持抗疫,得到农工党上大支部全体成员积极响应,并已用于支持学校购买防疫物资。她还带领上大农工党人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中农工党党员苏金成老师捐赠142幅书画作品给安徽援鄂医疗队的事迹,深深感染着大家,得到农工市委的充分肯定。她一直线上线下工作在一线,并组织同事克服困难,为学校200余名高层次人才派送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用品。
作为第六届嘉定区人大常委,致公党中央教育专委会委员、致公党上大委员会副主委、经济学院毛雁冰老师,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撰写专报2篇,被上海市委宣传部多人单篇采纳;撰写社情民意《关于加强对海外输入型新冠肺炎防控的建议》,被致公党上海市委采纳;针对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向致公党中央教育专委会提交《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招聘科研助理的建议》;参加致公党上海市委经济委员会召开的“疫情对经济影响”专题研讨会,深入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同时,他积极响应致公党上海市委的号召,积极捐款,向所在单位经济学院捐献消毒水等防疫物资。在学校和学院防疫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负责留学生和外籍教师的管理,克服学历留学生人数多、国别多、学习专业和学制类别多、学生世界各地停留多的现实困难,耐心宣讲解释相关政策和规定,收集和排查留学生和外籍教师的动态及健康状况,及时跟进、上报,参与校园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开展网上教学活动以来,他认真准备网上课程,开设本科生、硕士留学生、博士留学生的不同课程,针对大部分留学生不能返校的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保证网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笔耕发声·建言战疫
作为第八届宝山区人大代表,民革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立伟老师积极深入社区抗疫一线。宝山区大场镇上大路祁连三村社区是上海大学教职工居住人数较多的社区。那里的疫情防控情况如何,是否存在什么问题?一直萦绕在高立伟老师心头。2月14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他来到祁连三村社区了解疫情防控情况,他在社区居委会、社区大门门岗、物业管理处等场所,向社区党支部负责人、物业经理和门岗人员仔细询问了小区疫情防控情况。高立伟老师对小区防疫存在的相关问题和现象提出了中肯意见建议,并积极协助物业公司解决小区志愿者缺乏的问题。
作为人大代表,高立伟老师积极进行社情民意调研,认真撰写调研报告,为党和国家防疫科学决策提供建议报告。如其撰写的《关于借疫情防控之机提高公众公共卫生应急素养的建议》,被《人民日报社·内参》采纳。他还专门接受了光明日报·智库问答的专题笔谈,就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诸多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产生良好反响。
身为学者,高立伟老师积极撰写理论文章,发出代表战疫声音。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关于“应对新冠肺炎防控,人文社会科学不能缺席”的工作安排,他积极对疫情防控涉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网、光明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网等权威报刊及网络媒体发表了十余篇文章,提出抗疫理论观点,为抗击疫情贡献理论智慧和代表力量。相关文章受到大量转载,产生广泛影响。他撰写的疫情相关文章和学术研究论文近8万字。
3月20日中午,高立伟老师受邀为上海大学管理学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等近千名学生作了题为“重大疫情治理下的中国制度优势”的专题报告。他重点解读了中国在这次重大疫情防控中如何快速应对、雷霆出击并有效控制疫情进一步扩散的基本做法,总结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全国人民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依靠人民群众战疫情的社会治理制度等中国优势。使广大学生深刻感受到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
以艺术之笔践行使命·以专业力量担当责任
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常委、民进上大委员会委员、上海美术学院金江波老师以艺术之笔践行使命,以专业力量担当责任。他积极响应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的创作倡议和上海大学“上美行动”的倡议,先后创作了《疫云终将散去,世界依然美好》和《旭日东升,疫云终将散去》系列作品,体现“疫情无情,人间有爱”的生命关爱,用艺术之笔共筑全社会防病抗疫的保护墙,弘扬“义无反顾、共克时艰”的真情大爱。3月28日,他作为嘉宾应邀出席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艺术管理系主办,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非遗传播研究中心(ICHC)协办的“疫情时期的艺术”网络学术论坛,做了题为《疫情时期的艺术与非艺术》的主题发言。他深入分析艺术在特殊事件中的本体责任与功用表现,提出艺术的社会责任及社会价值缺一不可,强调艺术应肩负历史责任与反映时代精神,推动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灾难和疾病。
用音乐之声·颂抗疫之行·励战疫之志
疫情发生后,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市委常委、音乐学院王勇老师立即提出做一首原创歌曲为武汉加油的建议。他的提议得到了音乐学院书记卿扬的肯定。他们一起,分头找相关老师沟通动员,不到24小时,第一首完成的原创歌曲《他是“最平凡”》便新鲜出炉。作品歌颂前赴后继、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各行各业的平凡人。音乐学院团委学生会积极组织师生在家学唱,仅仅一天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几十份音频。音频既有音乐学院的师生,也有相关社团的同学。经过筛选打磨,最终在短时间内完成全部音频与视频的录制。这首歌曲不仅在上海政协头条、上海致公、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公众号转载,还被中国教育电视台作为高校优秀创作歌曲播放,作品也被上海音乐出版社全媒体图书《出征出征——抗击疫情优秀歌曲集》、音像专辑《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抗击疫情优秀歌曲选》收入,公开出版。3月5日,两部音乐出版物在哔哩哔哩、阿基米德、一直播等多个平台“云首发”,王勇老师还担任了首发式主持人。
为了鼓舞大家的斗志,丰富疫情中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经致公党上海市委决定,由市委文化与体育委员会、上海致公艺术团联合筹办了《致公党上海市委抗疫云上音乐会》。这场抗疫云上音乐会由王勇老师统筹、组织和主持。音乐会不仅在上海致公微信公众号上,还在腾讯视频、东方网等进行推送、播出。王勇老师还受邀,作为教育界代表,参与了豫剧名家小香玉领衔推出豫剧戏歌《同舟共济我们来了》的录制。
此外,在海外疫情蔓延之际,王勇老师还与几位政协委员一起在听取了仁济医院徐根兴教授等的意见后,几经修改提交了《要重视援助欧美抗疫工作的风险防范》的社情民意,被市政协采纳并报送全国政协。
呼吁使用公筷·防止病毒传播
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委员、上大侨联主席、计算机学院吴悦老师认真履职,及时跟进并反映抗疫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侨胞的建议,提交社情民意与两会提案。2月17日,她率先向市政协提交社情民意,呼吁使用公筷并设立公筷节,并通过立法推动人们使用公筷,避免病毒快速、广泛的传播。她建议有关部门迅速制定餐饮业使用公筷的法律法规,对所有的餐饮场所,无论国营还是私营、饮食店还是个体摊贩,都必须强制实行公筷公勺制。她还建议公筷必须有统一的形制(包括长度、粗细、重量)、材质和颜色,以区别于普通的筷子,由国家指定单位统一制作,以保证公筷的质量。在上海设立公筷节,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向全国推广,并在餐饮业使用公筷的基础上,逐步积累经验,推广家庭公筷制。吴悦老师的建议得到了广大侨胞的支持与响应,并陆续得到《新民晚报》、《上海发布》、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此外,作为上海大学侨联主席,吴悦老师带领侨联成员关爱侨胞、助难解困。在国内全面抗疫时期,她带领上大侨联成员及时向侨胞和海外校友分享各种防疫讲座信息和防疫知识、让海外校友及时了解国内疫情真实情况,消除谣言及负面新闻影响。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转好而海外新冠肺炎开始蔓延时期,她又带领上大侨联密切关心海外侨胞和校友,提供信息和帮助,为侨胞排忧解难。吴悦老师说:“如果说国内疫情防控是战疫的上半场,那么海外疫情防控就是战疫的下半场,上大侨联在积极参与上半场战疫之后,将再接再厉参与疫情防控的下半场,为彻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作用。”
建言献策·带头捐赠
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委员、民建市委委员、民建上大委员会主委、法学院刘俊敏老师积极撰写提交社情民意,其中《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保护个人信息的建议》《关于防疫期间保障复工人员返岗的建议》《对“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征用问题的修法建议》三篇被民建市委采纳,并分别报市政协、市统战部和民建中央。与此同时,她主动带头积极捐款,为助力抗疫积极贡献力量。
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大委员会副主委、钱伟长学院李颖洁老师作为学院教学副院长,积极保证学院在线教学平稳有序进行,并参加市政协教育专委会组织的座谈会,为上海在线教育献计献策。她积极履职、疏导民情、深入调研,提交了《建议有效合理管理药房售卖口罩》和《建议利用一网通办设立居民口罩购买网上预约》两篇社情民意,均被市政协录用并转给有关部门,为城市有序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她积极带头捐款,并发挥专业特长,牵线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田丰老师和第十人民医院心理科申亮主任,为疑似新冠患者提供VR心理疏导服务。
以艺术之美·绘抗疫事迹
第八届宝山区政协常委、上海美术学院陈青老师积极运用专业所长助力抗疫。她作为艺术统筹在冯远院长亲自参与创作和带领下,组织美院创作骨干,受邀为光明日报进行专题为“共饮一江水——从上海到武汉的共同战‘疫’”的抗疫创作。该专题创作于2月23日在《光明日报》全版发表,以艺术的手段宣传抗疫英雄,弘扬上海的抗疫事迹。上海《新闻晨报》官方网站“周到上海”也为这次创作活动进行了题为“上海美术学院集体行动,描绘疫情防控‘上海事迹’”的专题报道。陈青老师对这次疫情根源反思的海报设计作品“盘蝠兮、盘祸哉”也在此发表。此次抗疫创作的组织工作和完成的作品,获得了光明日报社的高度评价。为此,光明日报再次约稿美术学院进行中国抗疫物资援外主题宣传海报创作。陈青老师组织设计系、数码系老师学生积极参加,一周内完成了9套(每套12件)共计108件海报作品的创作。4月12日在《光明日报》全版刊登了其中部分作品,并预计将在其他新媒体刊登99件海报。本版作品的发表,获得了一致好评!
隔离期手记·思生命意义·塑战疫之魂
突如其来的疫情,搅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和计划。春节后,第十四届普陀区政协常委、民革党员、上海美术学院罗小平老师隔离在自己的工作室。作为一名雕塑家,他唯一能做并且想做的就是用泥塑手记的方式来记录当下发生的疫情与事件,表达他的内心。从罗小平老师的作品中,人们可以强烈感受到一位艺术家关于生命的意义的思考,整个系列作品呈现出强大的力量与生命力,震撼人心。罗小平老师将这套作品定名为《隔离期手记》,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把这套作品陈列在他的展览馆,让自己和来展览馆的朋友记得这也是一个“碑”,记住为疫情牺牲的医护人员,记住在疫情中逝去生命的无辜民众,记住惊心动魄的疫情数据,重新想一想关于生命的议题。他在疫情期间创作的这一系列作品,被国内自媒体大量报道,引起了大家对生命的思考和反思。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疫情牵动着上大广大党外代表委员的心,大家纷纷行动起来,主动担当、发挥作用。第十五届上海市人大常委、致公党市委副主委、材料学院任忠鸣老师、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委员、民盟盟员、钱伟长学院张阿方老师等代表委员都带头捐款,结合自身特色优势积极参与抗疫。第八届宝山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大委员会常务副主委、理学院许斌老师带领九三学社上大社员助力新冠病毒疫情抗击,105位社员共捐款24100元并完成社情民意信息稿近30条。第八届宝山区政协委员、农工党上大支部委员、中欧工程技术学院雷作胜老师1月30日身在湖北时,第一时间撰写提交社情民意《借鉴上大经验,建议全区学校和人群集中单位疫情防控充分利用线上信息化系统》。他响应农工党上大支部号召,向支部缴纳特殊党费并二次向学校捐赠,支持学校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抗击疫情,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党外代表委员们在默默无闻地行动,大家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深入一线、积极发声、建言献策、坚守岗位、带头捐赠……上海大学党外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在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上,奋勇争先、担当作为,把尽责履职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为民代言、为国建言、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和全国人民一道,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为打赢战疫贡献着力量。